铁凝哦香雪创作内容_创作内容优化建议什么意思_内容创作

通往成功的路有很多条,每一条都有它的道理。

难就难在不知道选哪一条,在犹豫徘徊中失去了最佳上山时机。

做短视频,网上有太多教程,每个教程都有它的道理,有人说最快的方式就是找对标,然后模仿。

因为自己做内容,你一不知道用户要什么,二不知道自己擅长做什么,既然什么都不知道,不如抄作业。

看看谁粉丝多,他们定位是什么,内容特色是什么,用户人群是什么?

这类账号里,哪些人最近涨粉快,哪些内容最近涨粉效果好?这些内容背后是最近一段时间用户需求的真实写照。

与其自己茫然中不知所谓,不如先按照这些内容1:1去做,越是新手,这个1:1就越是要严谨。

别看1:1很简单,其实从选题到脚本,从拍摄到剪辑成片,你想要1:1可需要付出太多的精力和时间了。

这里的1:1,一方面是为了做出内容,然后让算法也“抄作业”,让它知道你是谁,你是干什么的,从而给你打准确的标签。

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,其实是为了让你掌握内容创作的流程——给你涨经验用的。

毕竟算法还有另一面——它更喜欢新的内容,而不是同质化的内容,特别是小红书和视频号平台,它对同质化内容更加排斥。

用对标账号和爆款内容来涨经验,就像一开始大佬带你一样,模仿大师作品,才能最快提升自己的技能。

这个过程中对于拍摄和剪辑的经验提升最快。

至于选题和脚本,涨的是你对精准客户人群的需求把握,也就是所谓的网感——你分析个100个作品,模仿个100个作品,难道还不能总结出一些共性?

比如选题聚焦在哪几类?标题有什么特色?文案有什么共同点?

100个之后,才是创新的关键,换句话说如果你本身就是短视频创作的熟手,而且多年来就在从事这个行业,那么当然需要去追求创新。

只是微创新和大胆突破的区别。

微创新更安全,用户也更能接受,在抖音这个庞大的用户量面前,只要和别人不一样,就有观众基础,而微创新恰好切中了那个“熟悉+意外”的爆款模式。

完完全全的新东西,接受程度不会那么高,毕竟佩服和地府是两回事。

但是在原有的爆款基础上加上你自己的特色,就等于是给了用户她喜欢产品的新配色,新版本,对方接受成本自然也会低很多。

这个视角下的关键,就是很多培训教材里“提炼自我”的环节——你的生活,你的专业,你的个人特质,你的兴趣爱好你的热情,能够去替换同类视频里的哪一个环节?

文案更好?拍摄风格不一样?入境的角色更有特色?男变女,女变男,一人变多人?换个国家,换个地区,换个风格?这些都可以。

这时候之前100个视频的分析作用就体现出来了,只有分析了100个以后,你才知道一个视频内容里哪些是可以替换并且变成创新的。

而那些本来就是视频的精华,你一替换,原本的价值就没了!